关于举办2017年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的通知

作者:佚名来源:本站原创发布时间:2017-04-24浏览次数:0

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,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,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,推进学校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,并遴选优秀作品推荐参加江苏省和全国高校信息化教学比赛。经研究决定,定于5月25日举办2017年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。请各系部按照《2017年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方案》要求,认真做好相关准备工作。

 

 

 

附件: 1.2017年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方案

2.2017年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报名表

3.2017年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评审指标

 

 

 

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 教务处

2017年4月24日      


附件1:

2017年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

信息化教学比赛方案

 

一、组织机构

2017年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由教务处、教学指导委员会、各系部共同组织进行。有关比赛的具体组织工作由教务处负责。

二、奖项设置

信息化教学比赛按比赛项目分类设奖,获奖比例依据参赛选手数量,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%,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30%,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40%。获奖名单经学校教务处网站公示、校长室审定后公布。获奖教师将获得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。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将推荐参加2017年江苏省和全国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。

三、参赛对象

参赛对象为全校专任及兼职教师。各系部应在教研室、课程组内认真动员和选拔,择优推荐参加校级比赛的选手和作品。各比赛项目系部至少推荐1件作品参赛。选手可团队或个人参赛,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,主讲教师为第一完成人。

四、比赛项目

(一)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

1.赛项要求

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、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,突出教学重点,解决教学难点,系统优化教学过程,展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。

(1)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,科学、合理、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,在教师角色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互动方式、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。

(2)教学设计可针对1-2课时、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。

2.比赛办法

本赛项采取提交视频、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。主讲教师根据教学设计,录制不超过10分钟的讲解视频(MP4格式),讲解教学设计、教学过程以及实际成效。

(二)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

1.赛项要求

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、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设计,并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、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能力。

(1)参赛作品应依据信息化教学设计,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,创设学习环境,改进教与学方式,实施课堂教学。

(2)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、完整,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,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(训练)内容,教学时长原则上控制在35-45分钟。

2.比赛办法

本赛项采取提交视频、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。主讲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和教案进行实际课堂教学,录制教学过程视频。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(MP4格式)应与教学设计、教案内容一致,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、连贯,视频应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,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,不允许另行剪辑。

五、材料要求

(一)参赛作品的音视频技术指标:视频压缩采用H.264(MPEG-4 Part10:profile=main,level=3.0)编码方式,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500Kbps,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,帧率为25fps,分辨率不低于720×576(4:3)或1024×576(16:9),音频采样率48KHz,码流率128Kbps(恒定)。

(二)参赛作品材料(报名表、教学设计稿、视频)须在5月25日前通过QQ1442821737传送至教务处。

(三)参赛作品必须原创,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,严禁剽窃抄袭,参加过往届比赛的作品不得重复参赛。


 

附件2:

2017年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化教学比赛报名表

 

作者

姓名

1

 

参赛

项目

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 □

2

 

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 □

3

 

作品名称

 

使用教材版本

 

作者

所属

系部

 

作品适用专业

 

作品

 

 

介绍

(包括作品内容概要、作品特色、创作思路等)

 

 


附件3:

2017年信息化教学大赛

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评分指标

 

 

评比指标

分值

评比要素

总体设计

40

教学目标明确、主题突出、内容合理、策略得当,符合学生认知特点;充分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、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,系统优化课前、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过程;教学设计稿完整、规范。

教学实施

25

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,教学内容与呈现准确,教学考核与评价科学,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、突出“以生为本”。

教学效果

20

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,切实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,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。

特色创新

15

理念先进,设计新颖,技术实用,有较大推广价值。

 

2017年信息化教学大赛

信息化课堂教学赛项评分指标

 

 

评比指标

分值

评比要素

教学设计

25

教学目标明确、主题突出、内容合理、策略得当,符合学生认知特点;充分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、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,系统优化课前、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过程;教案完整、规范。

教学实施

40

教学实施与教学方案相符;教学组织与方法得当,教学内容与呈现准确,教学环节与过渡流畅,教学考核与评价科学,做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融合、突出“以生为本”;教师态度认真、教学严谨、表达规范、操作娴熟。

教学效果

20

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,切实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,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。

特色创新

15

理念先进,设计新颖,技术实用,具有较强的示范性。